年俗“青”传承——第十一期:庙集嘉年,年俗衍香
作者: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来源: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更新时间:2025/3/12 浏览:[0]次
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,经济学子积极参与年俗“青”传承宣讲活动,用语言诠释了深厚隽永的传统底蕴,用视频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,用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担当。
宣讲人:刘珊
高跷秧歌,这项东北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,以其富有节奏感的舞步和精彩绝伦的表演,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不仅是一项富有娱乐性和观赏性的民间艺术,更是祈求丰收、驱邪纳福的象征,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珍视。
高跷秧歌的表演看似简单,实则蕴含着舞者的精湛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。演员们踩在高跷上,穿梭在人群中,步伐灵活、动作有力,秧歌舞动间,气氛热烈而欢快。秧歌的舞蹈形式多样,通常伴随着锣鼓的节奏,舞者们以生动的姿态展现着喜庆、热闹的节日氛围。舞者们有的模仿耕种动作,有的扮演人物、动物等形象,表演形式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。每一步舞蹈、每一跳跃,都是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和祝福。
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高跷秧歌便是其中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。春节期间,村镇街头巷尾常能见到高跷秧歌表演的身影。舞者们脚踩高跷,随着鼓点的节奏舞动,既是一场视觉盛宴,也是一场心灵的震撼。它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生活的希望。通过高跷秧歌,东北人民不仅传承着一项传统技艺,也传递着对幸福、平安、丰收的美好祈愿。
高跷秧歌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,也成为了传承文化和地方艺术的重要载体。通过这一传统表演形式,不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温馨,还能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,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。高跷秧歌的舞步跳跃中,不仅带来了欢乐,也承载着文化的力量,让这份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。